天使與惡魔總在一線之間,在他心中,這條界線就是「酒」。阿杰長大之後,跟著父親的腳步,進入印刷廠工作。下班後,他常常吆喝同事或獨自一人喝酒。不知是酒精的作用,或是潛藏在體內的疾病因子,喝醉的阿杰經常看到炫麗的世界或奇異現象,口中不停喃喃自語。時間一久,阿杰的「酒瘋」全面影響到他的生活和工作...
more» | |||||||||
以阿源目前的身體狀況,蔣老師鼓勵他回家,或是在療養院靜養,但阿源說父親已80歲,兄弟姊妹各有家庭要扶養,他不想再成為家人的負擔;去療養院則是整天面對重症的病人或老人,他實在無法過那樣的生活,且療養費用不輕,街友旅館要照顧這麼多街友、負擔龐大的費用,他不想、也不願再麻煩蔣老師,只希望有一天走了,這身體對社會有貢獻的話,就拿去吧...
more» | |||||||||
阿昌,今年56歲、未婚、家有87歲老母(現由已婚的姊姊照顧)、一姊一妹、一位弟弟流浪不知去向。阿昌先前為鞋面製鞋師傅,鞋面技術性較高,需要好眼力,但因年歲已漸高、視力不佳,且工廠大量外移至大陸而失業。失業後的阿昌因腰傷屢次謀職不順,而姊姊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及夫家已無餘力再照顧他,是阿昌開始逗留公園,以天為幕、以地為席,經其他街友介紹而成為愛心之家家族之一員。
more» | |||||||||
正值壯年愛貪杯的阿興(化名)有一個響叮噹的外號叫「燒酒興」,但他卻有一段與眾迥異痛不欲生的上半生,問他後不後悔來人世一遭?他只管搖頭笑笑不語!看著他癲跛離去的背影,只能暗自祝福他早日脫離杯中物重獲新生命。
more» | |||||||||
未成年的小雯,在外流浪卻有很長的時間了。我們初次見到她,大概是前年,那時才十六、七歲的她,在領便當的街友行列中,有種不搭軋的突兀。認識久些,多多少少對她的家庭背景有些了解:父母離異。小雯的爸爸和媽媽於離婚後,都各自有了新選擇:爸爸和一個阿姨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媽媽有一個同居的男友;至於小雯,似乎也是從那時起,開始選擇流浪。
more» | |||||||||
昨日參與蔣揚餐前念佛的街友,李姓街友的起伏人生,引人好奇。曾是千萬富翁的他,因八十五年口蹄疫事件讓他的肉品生意一落千丈,如今被迫流落街頭,靠蔣揚供養,對於人生無常,李姓街友除感嘆外,只希望利用餘生從事社區服務,並捐贈大體,來回饋社會。 李姓男子二十九年次,國小肄業,很小父母因生病過世,五個兄弟姐妹便與祖母靠撿拾農作物維生。由於要負擔家計,因此小學沒念畢業,就到屏東枋寮與姑媽學做木材生意,之後姑媽過世,回到台南,曾在糕餅公司當學徒,又在文苑製藥廠擔任推銷員。 more» | |||||||||
當每個人享有自己溫暖的家,而自己天生的宿命,內心的世界,迫使我從小失去親情,失去天真童年,其因這個家成員,只有家母跟我有血緣關係,我就是俗稱:<對轎後>! 這種宿命,同是兄弟,他們能夠專心讀書、盡興玩耍,而我只有幫家事的份。當家中無錢讓三兄弟繳學費,定命我出去打工賺錢,當時年代,我算是最年輕的童工。國小五年級便至工廠,幫忙包裝國小勞作教材,記得工資一天是20元,整個暑假做滿,便可負擔三兄弟的學費。有人也許會問:你不曾抗議過嗎? 家母定代我回應,你卡認命! 十六年前家母突然病倒,經成大醫院檢查,得知是惡性肝腫瘤,住院期間,除大哥偶而從台北回來照顧,其餘親人全避之!自己只得辭去工作,至醫院照顧家母。在醫院整整住了四個月,不曾回家! more» | |||||||||
從小他就是個聰明的小孩,生長在眷村,父親是榮民,母親是本省籍婦女。眷村小孩很多,但阿才從小就特別受到鄰居或大人的賞識,因為他長得可愛,又能言善道懂得怎樣迎合他人。 不喜歡唸書,國中時結交了一些不良少年,成天結黨結派、翹課,書沒念畢業就在外廝混,pub、舞廳、特種行業等工作他都做過。因為喜歡玩樂,阿才花費特別凶、甚至時常跟家人要,家人那堪阿才這樣的索取金錢。有一次阿才看到一樣心中很想要的東西,但沒錢,想到家人根本就不會買給他,於是興起了歹念—偷,第一次他很害怕,事前還去店家探視了好幾次。終於有一次趁店員疏忽時偷了東西,從此食髓知味;但夜路走多了,自然會有問題。在一次偷竊中阿才被人發現,因而送進少年感化院二年。感化院出來後,父母親雖然願意接納他, more» | |||||||||
魁梧而不修邊幅的老賈,在街友中十分搶眼。長而糾結的髮條、嗆鼻的氣味、崢嶸的蓬首垢面……,終年疏於盥洗、整理的種種,老實不客氣地明陳於眾目睽睽;彷彿錯入21世紀的原始人。性格乖僻而易怒,在公開場合,甚至幾幾乎要對想拍照的記者拳腳相向。
more» |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