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街友故事
發布日期:2006/6/7  
 
看街友故事
文 / 噶瑪滇真聽列惹薩

 未成年的小雯,在外流浪卻有很長的時間了。我們初次見到她,大概是前年,那時才十六、七歲的她,在領便當的街友行列中,有種不搭軋的突兀。認識久些,多多少少對她的家庭背景有些了解:父母離異。小雯的爸爸和媽媽於離婚後,都各自有了新選擇:爸爸和一個阿姨結了婚,生了兩個小孩;媽媽有一個同居的男友;至於小雯,似乎也是從那時起,開始選擇流浪。

  像小雯這樣單獨流落在外的未成年女街友,其實你、我都想像得到,其後那種伺服蠢動的危險……,在床邊故事中,我們說是小紅帽遇到大野狼;在現實生活中,那可是一連串大麻煩的引爆……!果然,擔心的念頭徘徊未久,它,真的就發生了!

  一次在火車站的偶遇──小雯最常出沒的地點之一──蔣老師多年累積的經驗,發現小雯百分之八、九十應該是懷孕了。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了驗孕紙,證實了幾個月來的擔憂。

 十幾歲的女孩,能勝任「媽媽」這個大任嗎?

  看看小雯,髮未梳、臉少洗、衣……,一連數日,累積成一股味兒……。而如果不是老師眼尖,這傻女孩兒還不知道自己將成為一個新生命的孕育者哩!蔣老師清楚的了解到:接下來的,是「蔣揚」這個媽媽肩上的擔了。

  就這樣,帶著小雯定期去醫院產檢,為小雯準備孕婦所需的衣物……,不變的是,流浪成性的小雯,依然選擇流浪;即使到了預產期的前一個月,小雯仍不時從蔣老師為她安排的未婚媽媽之家逃離;連社工人員也無能為力。而這期間,小雯的媽媽曾幾度偕同男友一起來找小雯,說要小孩;口嚼檳榔,語出三字經的外在形象不談,那位粗暴的媽媽男友,甚至動手毆打小雯;當我們看到她時,頭上腫了個包,嘴也破了。而我們的年輕準媽媽呢,其實也不遑多讓;她的壞脾氣,除了嚇壞了許許多多醫護人員、幾度和其他街友動起干戈,甚至,在善意收容她的未婚媽媽之家,揮舞著不長眼的菜刀,執意要回到餐風露宿的公園。種種的行徑,蔣老師心中明白,除了必需將孩子安排至未婚媽媽之家,尋找其他的可能,最主要的,還應該為長遠的未來做好防範:為懵懂的小雯裝上避孕器,以截斷否則將衍生不斷的問題蔓藤。所幸,這一點得到了小雯父親的同意。

  愛心之家長期對街友們的援助,這些年來,得到了許多的迴響,但由於對象的關係,也同時有些反對的聲音。有人說:為什麼提供這些「好吃懶做」人便當?那是個無底洞,同時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從經濟效益上看,它的確如此。但不知各位是否也同時意識到:發放便當的表象之下,其實處處有著值得用心思量的地方。就小雯而言,透過基本的溫飽,她同時也取得了和原生家庭、社會支援、福利政策的接軌可能;而以利生為職志的「蔣揚」,也在其中體會佛教徒的根本修行:六度波羅密,同時,反芻、思惟著佛陀的法教。

  娑婆人世,輪迴戲碼的舞台;尤其當我們走入它的底層,所見更為強烈。大多數的人屏而棄之,但它實際上並未消失不見。反倒是心懷善願,不離不棄地,我們嘗試著點點滴滴改變的可能;難能可貴的,我們在這條崎嶇的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良善的心靈,或者布施金錢、食物,或者提供工作機會,或者給予認同的鼓勵。善願的激盪,閃爍出希望的星光。「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不是由別人給予的,當你有機會用心走過,它,會對你漸次開顯。這是娑婆的奧義。不滅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