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百萬.愛護地球


人類正面臨危機

台灣於過去百年來的平均溫度,比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所估計全球百年來上升溫度(0.6℃)還高出1倍,突顯了台灣嚴重暖化的現況。

全球暖化帶來哪些危害?包括促使「極端氣候」更強猛烈而頻繁,洪水、大旱、熱浪、颱風、颶風、泥石流等嚴重侵襲。河流水量減少、沙漠化的擴大與加速、農產減量引起飢荒、生態失衡、頑強傳染病肆虐……。這些嚴峻危機,從近幾年天災地變頻傳,已見端倪警訊!我們必須立即以行動保護地球,才能預防浩劫。

森林是有效防止全球暖化的資源。然而,全球森林面積正以每年減少73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以台灣為例,海岸防風林具有攔截鹽霧、風沙、阻擋暴風、防洪等功效,護衛農作物生長與居民生活安全,號稱「綠色長城」。卻因工業開發、道路開拓、濫墾魚塭、設置垃圾掩埋場、休憩觀光等因素,被迫減編或遭破壞。

爭一口清新空氣

大陸霧霾隨冷空氣長驅南下波及台灣,加上本土工業區和交通廢氣,導致沾附毒物和重金屬的空氣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超高,長時暴露於紫爆,將引發肺癌、失智等許多嚴重疾病。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產生11.9 公噸的二氧化碳,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每年的排放總量近2億8千萬公噸,等於7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可吸收的二氧化碳!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約有700萬人死於空汙。台灣呢?葉光芃醫師試算推估,每年至少3萬至6萬人。台灣十大死因中,九項都和空汙有關。另有學者預估「當PM2.5暴露量下降10微克/立方公尺,一年的肺結核新增病例,可減少2000至3000人。」我們難以阻擋工業發展排放廢氣,因此大規模植樹造林,尤其重要!

造林執行方式

透過種樹、妥善利用森林資源,是調節碳循環、減緩極端氣候的好方法。除了傳統所熟知的「山坡造林」,因應台灣從北到南不同的海拔與氣候條件,須考量適地性樹種;另一類「海岸保安林」的復育與生態保育,也能讓鳥類、昆蟲等有更多棲息地,兼具了經濟性、效益性及生物、人文關懷等多重功能。

蔣揚植樹計畫將與政府單位合作,在雲嘉南地區山坡地與海邊造林地,根據其過去的植栽造林經驗執行。以植栽活動改善環境、愛護生命,共同為國土保安、環境保育、生態永續的目標努力。

2017年3月25日噶瑪寺及蔣揚志工,在台南安平觀夕平台參與植樹盛會。
噶瑪寺園區,也廣植牛樟樹,鮮綠幼苗在藍天下欣欣向榮。
林務局致贈蔣揚感謝狀。

蔬食減碳救地球

一人蔬食一天可以減少4到7公斤的二氧化碳,等於馬上種了180到360棵樹,完成1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如果台灣全民一天蔬食,可減少一億六千萬公斤的二氧化碳。

全球80%的森林砍伐,與換取肉食有關;每一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森林被摧毀,發展畜牧業。荷蘭環境評估委員會的研究報告發現:在2050之前,人類為遏止氣候變遷所必須花費的成本高達40兆美元,若全球都改採有機純蔬飲食,可降低整整八成費用。

留給後代藍天白雲

從呵護台灣開始,乃至關懷整個地球。請與蔣揚慈善基金會攜手保護山河海洋、造林綠化大地。希望願望早日實現,予以無量生命庇護安樂。我們期待微笑地看著,大冠鷲飛翔藍天自在呼嘯,鯨豚在碧海快樂逐浪,水鹿漫步山坡悠閒吃草……清風徐來,那枝葉搖曳,與婆娑之洋共舞,大自然的樂章,多麼神聖美好!

為能盡情深呼吸,請支持蔣揚造林植樹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