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頁
關於蔣揚
歷史沿革
創辦人的話
組織架構
董事芳名錄
顧問群
基金會章程
佈施勸募
公開資訊
捐助項目
蔣揚兒少服務
蔣揚街友愛心之家
蔣揚孩提之家
佛祖請吃飯
護生放生 戒殺戒助殺
植樹百萬 愛護地球
救助申請
弱勢補助辦法
急難救助調查表
聯絡我們
阿昌的故事
發布日期:2006/10/26
阿昌的故事
文/黃意萍
只要用真心真情來灌溉,那朵生命之花,就能舒展枝葉,重新迎向藍天
〜 洛本天津仁波切
阿昌前至公園領餐
阿昌,今年56歲、未婚、家有87歲老母(現由已婚的姊姊照顧)、一姊一妹、一位弟弟流浪不知去向。阿昌先前為鞋面製鞋師傅,鞋面技術性較高,需要好眼力,但因年歲已漸高、視力不佳,且工廠大量外移至大陸而失業。失業後的阿昌因腰傷屢次謀職不順,而姊姊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及夫家已無餘力再照顧他,是阿昌開始逗留公園,以天為幕、以地為席,經其他街友介紹而成為愛心之家家族之一員。
性病及肝炎抽血檢查
94年6月11日阿昌開始接受愛心之家餐食、沐浴、日用品…等照顧,蔣老師並多方協助他就業,其中曾陪同前往「遠東百貨」應徵清潔人員獲順利錄取,然工作一天後阿昌再因腰傷問題而放棄。阿昌修養了一陣子,又再度就業,但終究無法承擔木材搬運之粗活,工作二日老板即請離開,從此阿昌固定前來愛心之家接受服務。95年5月初,阿昌首次中風,說話不太流利,身體狀況不佳,在署立台南醫院住院治療兩個星期,蔣老師定時探望,視如親人般細心照顧。阿昌出院後,蔣老師積極關心阿昌的健康狀況,並督促阿昌定時服藥,然或許是病情影響抑或對生命的絕望,阿昌選擇自我放逐,不願做復健,不願多運動,自我完全封閉,其他街友皆勸說無效,只有在蔣老師勸導及安慰下阿昌才願意行動,展開難得的笑臉;七月初略現失智現象,經常半夜就離開公園準備赴愛心之家洗澡及量血壓,阿昌這種勸阻無效的行為導致半夜路倒送醫,就這樣頻頻出狀況讓蔣老師們一直很憂心,豈料九月初阿昌二度中風,中風後的阿昌需仰賴輪椅代步,身體比以往更加虛弱,失智現象更加嚴重。
前至公園領餐 接受理髮義剪(圖中間坐立者)
阿昌先前被利用當人頭員工來申報所得稅,表面上有數十萬元收入,因而無法申請政府殘障津貼或低收入戶補助。蔣老師們經常苦口婆心勸導街友們不要貪圖金錢而被他人利用,做人頭損害自己權益;但還是有人禁不起誘惑,即便為了一、二百元的小利也好,阿昌就因此無法取得低收入戶之身分免費住進安養中心。雖然目前阿昌透過善心人士協助暫時安置在養護中心,由專業的護理人員照顧,但是以阿昌目前雙腳仍不良於行、失智現象,若再回到公園,恐怕不久又須再入院。養護中心的照護費用對其大姊將造成沉重的負擔。
參加肺結核x光片篩檢(圖左二) 性病及肝炎抽
血檢查
洛本天津仁波切曾說:「我只有一顆心,但是可以把愛分給很多人,不管是欠缺物質的,還是內心乾枯的,只要用真心真情來灌溉,那朵生命之花,就能舒展枝葉,重新迎向藍天。」在基金會董事長 洛本天津仁波切的帶領下,愛心之家的蔣老師也持續以真心真情來灌溉阿昌生命的種子,期待能激起阿昌生命之動力,迎向寬廣無垠的藍天。阿昌,加油喔!
中風住院於醫院,看護協助照料
每一位浪跡於公園、街頭之遊者,都是街友旅館關懷的對象。阿昌的故事只是愛心之家服務近900名個案中的其中縮影。街友們的背後有太多太多心酸、不堪回首的過往實難為外人道也,幾許滄桑故事不斷的在愛心之家上演著。生命的種子成長、枯萎、凋謝,而又冀盼大地給予種種的滋潤,方能再現新芽與生命力。朋友們,只要省下一張電影票、一片cd的金錢甚至提供工作機會就可讓一位街友過活,甚至改變他的一生,成為他生命中的貴人。人間到處有溫情,社會有愛就無礙,街友旅館希望大家來牽成(台語),協助他們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