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整理連雅堂公園 | 天使與惡魔總在一線之間,在他心中,這條界線就是「酒」。
他叫阿杰,小時候父母就離異了,跟兄弟三人由父親獨力撫養。年輕的父親白天要忍受老板的要求、甚至責罵,下班回家要照料孩子、面對孩子的哭鬧,多重角色讓阿杰的父親無法負荷,於是以「酒」做為宣洩情緒的管道。從小耳濡目染之下,阿杰也視酒為自然之物。
 |
於開元路橋下夜宿 | 阿杰長大之後,跟著父親的腳步,進入印刷廠工作。下班後,他常常吆喝同事或獨自一人喝酒。不知是酒精的作用,或是潛藏在體內的疾病因子,喝醉的阿杰經常看到炫麗的世界或奇異現象,口中不停喃喃自語。時間一久,阿杰的「酒瘋」全面影響到他的生活和工作,「我爸爸是蔣經國」、「我是周潤發」等不合現實的話語從他口中說出。家人意識到阿杰已經嚴重脫軌,趕緊送他就醫。經診斷,得知他罹患了「精神分裂症」。
 |
在街友旅館接受理髮 | 住院三個多月後,阿杰把酒戒了,按時服藥控制病情,並且回到工廠上班。無奈印刷業不景氣,老闆移廠到大陸去,阿杰失業了!這下子他又開始酗酒,沒錢就跟家人開口,也不按時就診、服藥,導致精神疾病時常發作;一發作就不斷喃喃自語,甚至毆打家人、鄰人和路人,於是家人、鄰居視他如瘟神,不敢、也不願理他。阿杰失去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從此走上流浪生涯。
 |
阿杰(中)參加浴佛法會,洗滌心靈 | 阿杰四處為家,醉到哪裡就倒在哪裡,好幾次讓民眾誤以為發生意外,急忙將他送醫。不知節制的他,沒錢買酒就跟人要,或是將證件借給人頭仲介,拿了錢就買酒。
民國92年的某一天,50歲的 阿杰酒醒之後,聽說有慈善團體在公園發便當,這才意識到已經好幾天沒進食,帶者姑且一試的心態前往公園,果然領到生平第一個救濟便當。
 |
端午節享用愛心粽 | 阿杰來到街友旅館以後,神智清醒時可以協助備餐、整理辦公室環境,更可以照顧其他街友;一旦酗了酒,態度和行為就判若兩人,整天叨叨不休的自言自語,對他人不經意的眼神口出妄言,甚至打架。有幾次,他醉倒在辦公室附近的騎樓下,引發居民恐慌,因此在公園、街友圈內,大家都知道有「燒酒杰」這號人物。
蔣老師問阿杰,為什麼要過這樣的生活?阿杰說他有精神分裂症,腦筋經常出現奇奇怪怪的聲音和畫面,無法自我控制,加上家人都不理他,所以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生活,用酒來麻痺自己、麻痺痛苦。
 |
在署立台南醫院接受健康檢查 | 由於阿杰有明顯的精神疾病及暴力傾向,有必要就醫,蔣老師先協助阿杰解決戶籍問題,接著辦理殘障手冊、取得低收入戶資格,最後轉介到長期療養院,讓阿杰有個落腳安養處。
剛開始住院時,阿杰無法適應院內生活,酒癮一發作就想盡辦法出院、甚至逃院。在蔣老師不斷安慰、鼓勵之下,阿杰明瞭這樣的安排對他是最好的,否則一離院又會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最後可能橫死街頭。
現在的阿杰精神煥發、心寬體胖,與酗酒時消瘦、猙獰的模樣簡直是天壤之別。久違的家人也到醫院探視,讓他重拾對人生的信心。他感激街友旅館的創辦人 洛本天津仁波切和蔣老師們的協助,讓他重生。
看著阿杰,大大的眼睛、甜甜的酒窩,笑起來宛如天使般。真難以想像,以前的阿杰是一個酗酒、暴力、令人討厭的惡魔。天使與惡魔總在一線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