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園地
因為本身經營小吃店,蔡師兄經常捐贈他的招牌餐—令人垂涎三丈的大碗乾麵加滷蛋—給街友果腹,可說無論是物資或時間全都奉獻給街友旅館了。曾問他何以如此發心,蔡師兄靦腆的說:「上師 洛本天津仁波切有利生的弘願,身為弟子,自當全力護持。」   more»

曾榮獲93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季麟南老師,自民國78年起擔任志工至今,已邁入第十八個年頭。 92年她更召集組織了H5手語團到育幼院、老人院、醫院及需要的團體去做慈善表演,在台南地區遍及各公益團體及弱勢團體,幾乎都有留下她親切又美麗的身影!   more»

  洛本天津仁波切說:「在佛陀慈悲無染的光明中,志工以大愛擁抱志業,一寸一寸地圓滿,無論遭遇任何困難。」
  八年來,街友旅館服務的街友個案已近千人之多。我們為街友送餐,聽他們傾訴心頭的苦悶,提供沐浴、理髮、洗衣、烘衣、置物、傷口護理等服務,並護送街友就醫、協助求職、資助返鄉。
  街友旅館的志工們,效法菩薩的慈悲精神,懷著無私大愛,恭敬服務街友。寒風呼號的冬夜裡,我們走入街頭角落,為街友送上熱茶和保暖睡袋;每逢端午、中秋、新年時節,我們舉辦關懷活動,為流浪無家的他們獻上人間溫情。不畏寒暑、無分日夜的照顧,只為了陪伴他們尋找人生的希望,引導他們自重自愛,以免街友成為髒亂製造者、疾病傳播者、危害社會秩序者。   more»

多年來在台南地區庇護街友的蔣揚慈善基金會「街友旅館」,因三年來勸募收入大幅縮水,日前發佈經費拮据面臨斷炊的警訊,並無奈地決定自95年度五月份起,供應街友「愛心便當」改為每日一餐。蔣揚的創辦人 洛本天津仁波切憂心忡忡,萬般不捨讓街友回到以往挨餓受凍的日子,疾聲呼籲社會大眾能伸出援手幫幫他們,給他們一絲維繫生存的勇氣。   more»

久久以來,心中只有感謝二字,感謝 上師恩賜良機。
  我本是退休自醫院的藥師,能平安自公職退休已是很有福報了。退休前,我預作日後的規劃,在奇美博物館當志工,兩個星期值班一次;退休後,回到醫院當志工,半個月不到,又被舊日同事翁醫師力邀至其診所擔任藥師,以為生活就是這樣過下去了。
  民國93年,噶居寺在台南市水萍塭公園舉辦浴佛節義賣。由於 上師贈送園遊券給翁醫師所創辦的康復之友協會,我遇到了初中同學蔡錦枝師兄,從她手中取得孫悟空佛法夏令營的文宣。   more»

年輕時喜歡漂泊流浪的感覺,總是一個人揹起行囊四處去探險,就算深山峻嶺也阻擋不了一顆尋訪外面世界的心,一點也不懂得「孤獨」的滋味!
  隨著年紀慢慢增長,經歷了無數的悲歡離合,終於明白家的溫暖與親情的可貴,尤其是不經意出現在生活週遭的街友們,更讓自己欣慰前世今生的善緣福報,同時也能以慈悲心去看待那些不幸遭遇的人。
  哪裡有苦難就有菩薩的化身,在對岸的大陸更能深刻體驗生存的意義。一個有十三億人口、正在發展中的國家,現階段貧富差距極為懸殊,嚴格來說,根本無法統計中國有多少的遊民流落異鄉   more»

雖然生於九口之家,但雙親勤奮踏實,自小,我們就衣食不缺,而且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父親一直是樂觀努力,使我們也努力的經營各自的家;即便不是十全十美,至少也要是孩子一輩子依戀的地方。像我這般幸福的人也許不少,可是,那些無家可歸,或者有家歸不得的人呢?   more»

今年的愛心之家依舊是〈街友〉同學們心目中的家;無論是第一個家或是第二個家。這代表著基金會在他們心裡的地位;放下自卑及過往的不快,在這裡得到了尊重、溫暖以及關懷。
在今年度,有二位同學不幸往生。他們都是久病在身,平日即有欲早日自我了斷的念頭,如今,我們希望他們能往生極樂或來世投胎好人家。從協助警方認屍,到協助家屬處理後事,再再顯示基金會對於他們真誠的服務、真心的付出;過程中,也突顯出自己的不足,以此為借鏡,期能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more»

第一次捧著骨灰,是一位毫無血緣關係的外人,這樣的經驗,別人可能很難會有;但,這是我進入蔣揚慈善基金會特有的體會。
一位街友橫死街頭,警察通知蔣老師以關係人的身分做筆錄,因無家屬,所以幾乎所有的後事都由蔣老師來處理。出殯當日,僅有蔣老師們的出席。望著其他熱鬧有餘的出殯活動會場,湧上心頭的感覺是淒涼;不是因為人少,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mor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