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專題報導
同學們學會了修腳踏車的技能,不僅日後可以省下修車的開銷,而且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也跟著提升了,因為「師傅能,我也能!」「我懂得比一般人還多!」這是本家舉辦講座活動的意義所在,給他釣竿,也要告訴他哪裡有魚可釣。   more»

酷熱的仲夏,八月七日一早,街友旅館聚集了許多同學,久未見面的同學也來了,有街頭賣藝的阿寶、身體微恙的小玲,連目前還在住院的阿國也請假前來。大夥兒聚在一起,因為這一天是街友旅館定期舉辦「理髮義剪」的日子。   more»

活動氣氛越來越熱烈,此時蔣揚大家長來到現場,大夥的喜悅頓時到達最高點,齊聲高呼:「仁波切好!」「師父好!」 仁波切致詞期勉同學們:「無論是先來還是後到,彼此要互相照顧。有能力工作的人,休養好以後要繼續去打拼;身體不好的人,基金會更應該照顧你,請大家放心。」   more»

   more»

應蔣揚慈善基金會之請,衛生署立台南醫院連續第四年為街友舉辦免費健康檢查,照顧弱勢團體的熱忱令人敬佩。過去三年提供的是全身基本健檢服務,今年以口腔健檢為主。報名之初,有同學詢問街友旅館:「老師,我的牙齒都掉光光了,這樣還要做檢查嗎?」老師告訴他:「還是可以呀,讓醫生檢查你的口腔,看看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於是這位同學高興的報名了。   more»

街友旅館在公園發放便當,用意是避免街友為了個人生存而製造社會問題,可是部分街友隨意丟棄便當盒或殘羹剩餚,造成公園髒亂,反而引來負面印象,創辦人一直為此憂心。蔣老師心想:延續冬令夜宿期間的供餐方式,如果把街友帶回街友旅館吃飯,或許可以解決髒亂問題,還可以節省一筆餐盒開銷。於是,街友旅館試辦「街友同學回家吃飯」,街友旅館的辦公室便是同學們的餐廳。   more»

「衣食足,然後知榮辱。」提供便當、衣物與生活必需品只是街友旅館的第一步服務,其後,更重要的是輔導街友就業、返鄉,幫助他們重拾回歸社會的信心。表一是街友同學 96 年 4 月的工作紀錄,其中數名個案的就業時間已達 3 、 4 年之久,值得大家持續給予鼓勵和支持。   more»

4月30日,蔣揚邀請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家庭醫學科林文欽主治醫師前來街友旅館,開講「慢性疾病之預防及保健」,街友同學阿源、阿財等二十多人前來參加。經過林醫師的講解和回答,大家在短短一小時之內都收穫良多,了解到酗酒、抽菸、不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飲食是讓自己陷入疾病陰影的原因。   more»

繼二月份夜間訪視活動後,蔣揚基金會的蔣老師持續關懷街友們晚上的生活情形,於3月17日及31日進行夜訪。17日晚上前往舊美國學校、小東公園、東寧運動公園等地區,並未遇到街友,志工們的心頓時放下不少。31日是本季最後一次夜訪日期,也是街友旅館「冬令夜宿服務」的圓滿日。蔣老師事先詢問街友同學:「搬出夜宿地點之後,打算到哪裡去落腳?」有11位街友同學說:「公園路旁邊有個空屋,先去那裡住一陣子再說。」   more»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目前正全面推動「藥癮愛滋減害計畫」,蔣揚慈善基金會與台南市衛生局配合,自96年3月26日起,在街友旅館和台南市噶瑪噶居戒癮協進會聯合辦公室(台南市公園北路217號)設置針具回收筒,並提供免費針具包和衛教諮商,為「藥癮愛滋減害計畫」盡一份心力。   more»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