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經叛逆、犯錯,現在我不是不會犯錯,而是不敢犯錯。因為許多人需要我、尊敬我,我必須做他們的表率,帶領他們走上健康解脫之道。 more» |
|
這十幾、二十年,志工在我們島內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經過政府與社團媒體共同的推廣,許多退休人士和年輕人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在多年培育志工的過程中,我個人有一些探討。絕大部分都是好的,大家都很熱情,而且知道志工就是行善的開始,這是值得肯定的。 more» |
|
只要人間有愛,再大的缺憾,都將轉為美麗的花朵,生生不息。只要人間有愛,再大的挫折,都會有勇氣激勵,再度舉步向前。寒冬裡,又冷又餓加上流浪的孤寂,街友的辛酸,誰人關注到了?無家可歸,或走投無路、有家歸不得的淒涼,情何以堪? more» |
|
這些天,看到志工們忙著整理佈置位於台南市公園裡的房舍,準備迎接平日在街上流浪的朋友在這裡遮風避雨,舒適的度過冬天。方才察覺,忙碌的一年又將逝去。 more» |
|
寂天菩薩說:「當你生起願菩提心的時候,就會渴望奔赴菩提迦耶朝聖。」這是願菩提心生起時,一種很自然的覺受。菩提迦耶,佛成道之處,二千五百年來,不同流俗地以獨特的方式,成為無數佛子心目中的聖地;奔赴,是一種嚮往、一種追尋的動力。聖者所言,你可知絃外之音的內義是什麼? more» |
|
首先在生死中應作如園觀照 花落是為重生作準備 見來去者為導師想 獲得與失去皆為我師 捨諸所有 悉為天地想 存在本來只有天與地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 斯人造惡是不解因果 能作如是想 生命夫復何求 生命只在呼吸間 求什麼 唯存菩提 只有佛性才是最真最美 more» |
|
事實上,應該是「患均不患寡」,去做真正值得做的事,而非需要做的事,在這一點的拿捏上,主事者就必須具有崇高的生命情操。「需要」幫助與「值得」幫助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主要差異在於對「窮」的認知。許多人認為自己需要被幫助,但我們會從各方面評估,畢竟社會資源取得不易,每一分錢都應該用在、落實在刀口上。 more» |
|
做,真的要做出成果出來。做事要用方法,拔草如果不能連根斷,拔了也沒用。當志工實在不應只在於比較時間的長短,而是要看成效,成效更重要。 有時間在那裡坐一整天修行,也應該撥出時間來做志工服務,這點希望大家檢討,不要只為修法而來!美夢成真山區輔導貧童需要有愛心的媽媽來投入,此一訊息我們要再把它傳送出去,讓更多人有機會加入行善之道。街友工作需要家住台南縣市的志工,希望台南的弟子多多發心。 more» |
|
打開媒體,在熱鬧的政治議題之間,常見篇幅不大,卻令人悚然的新聞,如性交易、非行少年違法、虐童、家暴事件等。 政府及民間單位雖然採取各種保護、宣導措施,以期遏阻,但在道德價值觀扭曲,以及誇言自由,實則任意妄為的謬論掩護下,各種社會事件層出不窮。 許許多多正值青春年少的生命迷失於不知滿足的物慾,終至走上不歸路,他們將來都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啊,寧不憂心乎?家暴、虐童案件頻頻發生,新聞往往喧騰數日之後,便如過期商品般悄然下架,擔驚受怕的心靈未來何去何從,寧不痛心乎? more» |
|
民國90年,蔣揚基金會董事長洛本天津仁波切開辦「山區學子美夢成真」專案。五年來,蔣揚基金會的蔣老師們每月親往左鎮、楠西、南化、玉井四鄉的山區,拜訪貧困學子的家,為他們帶來蔣揚的關懷和生活補助。長年累月、無有間斷的山區送愛,憑藉的是追隨上師、力行菩薩道的堅心。以下恭錄上師仁波切致蔣老師的一封信,普願大眾隨喜菩薩行誼,起而效行。 more» |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