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大體老師「林仔」
發布日期:2005/8/25  
 
追憶大體老師「林仔」
文/ 噶瑪滇真聽列惹薩
點圖放大 蔣揚慈善基金會於民國87年在台南市成立了「街友愛心之家」,專門照顧與服務無家可歸,身無長物的流浪人,至今服務近千名個案,平時固定接受服務的街友約50人。他們稱呼我們為「蔣老師」;我們稱呼他們為「同學」,事實上,我們更像個“家”,儘管他們自稱已習慣街頭流浪的滋味;儘管已身心俱疲,遍體鱗傷,但愛心之家確是唯一讓他們笑逐顏開,感到溫暖的地方;唯一他們想駐足留連的地方。

 本家同學林國雄,我們都稱呼他「林仔」。剛與蔣老師道別,圓滿身前大願,捨身捐軀。現在我以莊嚴的心向大家介紹大體老師的概況,他於民國91年10月與蔣老師結緣,當時已滿61歲,身材精瘦,滿頭白髮,但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略為年輕。頭腦精明,卻極度嗜好杯中物。街友之家並不是遊民收容所,但會讓年邁多病的「同學」進住短期收容,身體尚可且有工作意願者,本寺亦會提供打掃等工作機會;有的則會幫忙處理街友之家的雜務,「林仔」曾是其中之一,但他的理智與人生卻被一杯杯的米酒毒害。送醫住院前幾個月,他與其他街友或遊手好閒的民眾露宿在連雅棠公園的涼亭裡已經好一陣子了,但那地方龍蛇雜處,環境髒亂不堪,他的健康逐漸惡化,傷口漸難癒合,雙肩疼痛難當。蔣老師時常前往探視,總看見他四周一堆未食盡、已發餿的東西,和幾瓶空晃晃的米酒玻璃瓶。喝酒與昏睡,已成了他在最後的時日逃避肉體和靈魂苦痛的方法,彷若一隻囚困在溷濁泥灘地的鳥禽,奮力振翅,終至頹倒不起。

點圖放大 「林仔」揮著手,向我們微笑打招呼的情景歷歷在目,但此景永遠不再,他的大半生已成黑洞般的謎團,俗身的恩怨糾葛也無須毀譽。重要的,他的靈魂已歷經滌洗,成為我們必須尊敬的大體老師。

 街友之家目前已有18位「同學」簽署大體捐贈,「林仔」是第三位已經成為的大體老師。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