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仁的人生 | ||||||||
![]() | ||||||||
文/街友旅館 | ||||||||
因身體上的傷殘,阿仁尋找工作並不順遂,只好騎腳踏車賣冰淇淋,賺些微薄小利,因此阿仁又有了另一個綽號叫藕冰。到了冬天無生意可做的情況下,入不敷出,只好把攤子收掉,以公園為家,四處遊蕩,蔣老師發現他時已餓了好幾天。 因身體上的殘缺,加上在公園生活裏易受欺負,使得阿仁變得憤世嫉俗。
阿仁來到街友旅館,蔣老師協助他申請到每個月3000元的殘障生活津貼,讓他免於露宿街頭,並為其介紹工作。 阿仁平時看來個性木訥,每當基金會有相關活動,都能義務協助幫忙、並於平時整理街友旅館內外環境,深獲蔣老師肯定,但如同許多街友一樣,只要身邊有了錢,就逃不離酒精的誘惑。 每當蔣老師幫阿仁找了一份較為穩定的工作,阿仁做了幾天工,領了一些薪資,在朋友促擁下就會酗酒解悶,而在酒精的催化下,其抑蘊晦暗的情緒,也隨之顯露。 阿仁只要一喝酒,就意志消沉,神志恍惚,無法繼續工作,在街頭上四處遊蕩,甚至多次發生跌倒摔傷等意外事故,讓蔣老師忙不勝忙,而當其酒醒之後亦如往常回到本家幫忙,如此循環。
平日羞怯的阿仁感受到洋溢滿場歡樂的氣氛,也興奮的與小朋友玩成一團。畢竟,長年無家浪跡天涯的他,最缺乏也最渴望的,便是「親情」的滋潤。
每個街友同學,內心都被不幸的過往壓抑的喘不過氣,而街友旅館,如同街友生命的打氣站,適時適切的給予街友身體及心靈補給。 創辦人 洛本天津仁波切曾說:「只要是慈悲的事,就值得堅持下去,永不休息,這樣的精神就是行菩薩道」,而蔣老師們秉持著這樣的理念無私無我的奉獻,如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佛手,永無止盡的拉拔一個一個深陷泥淖的眾生。 來自破碎家庭的阿仁,身體的殘缺、人生的不如意,造就他內向孤僻的個性,也曾經讓他幾度猶豫徘徊在生死邊緣;但一聲聲的呼喚及關懷「您今天吃飽了嗎?穿暖了嗎?」讓憂鬱的靈魂得到撫慰與釋放。阿仁感謝 師父,在餐會活動時他透過麥克風跟在場的每個人述說。 類似阿仁的故事在我們身旁時有所聞。當我們在街頭、公園遇見街友時,或許因為看到他們酗酒、倒地而掩鼻快速走過,但我們和他們都是一起以這塊土地為教室,共同學習如何活下去,只是我們比他們稍許幸運而已。 每一位浪跡於公園、街頭的遊者,都是街友旅館關懷的對象。朋友們,只要省下一張電影票、一片CD的開銷,就可以幫助一位街友度過黑暗。如果您願意提供工作機會,更足以改變街友的一生。您,便是街友生命中的貴人! 人間到處有溫情,社會有愛就無礙,街友旅館懇請大家來「牽成」(台語),協助他們度過生命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