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揚服務喊停 街友含淚圍爐 
發布日期:2011/01/28  
 

蔣揚服務喊停 街友含淚圍爐

 

  中華日報記者黃微芬報導
  蔣揚慈善基金會從事街友服務十二年,廿六日基金會董事長噶瑪天津仁波切宣布將畫下句點,讓昨天的歲末圍爐餐會充滿感傷氣氛,街友含淚吃圍爐,想到以後沒人照顧他們,愈吃愈心酸,年紀近七十的阿伯一度哽咽,盼政府及蔣揚能繼續給予街友照顧。
  噶瑪天津仁波切表示,主要是因為社會資源的募集不易,基金會近年來經費始終短絀,既然市府已有「曙光專案計畫」開辦街友服務相關業務,希望能將有限資源轉作其他方面的服務;街友愛心旅館要打烊是迫不得已的決定,自二月起將不再提供三餐、醫療、就業、返鄉、剪髮、衣物與盥洗用具等服務,唯街友旅館將展延三個月,讓有心單位接手,也讓街友度過寒冬。
  仁波切也感慨,蔣揚做了十二年,政府部府的支援有限,完全是基金會苦撐,志工們的付出也不被尊重,讓所有的工作人員及志工都感到無力又無奈。
  蔣揚從事街友照護,一年至少約須三百萬元經費,但除了內政部「外展服務計畫」補助一年七十六萬元及市府的十萬元外,其餘都得靠募款,相當吃力。

 蔣揚慈善基金會歲末團圓圍爐餐會上大大寫著「疼惜街友,謝謝您」幾個大字,讓餐會更添感傷氣氛。(記者黃微芬攝)

  以昨天的圍爐為例,大約得花費六十萬,但市府一毛錢都沒補助,連出席餐會的檢察長周章欽都鳴不平,反而地檢署運用緩起訴金就補助了三十四萬元,超過一半的經費;他說,如果市府真的沒錢,可以整合社會愛心人士一起來做,如果今天不正視街友服務,明天就可能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
  副議長郭信良直言市府像是「睡著了」,社會局連蔣揚今年不做街友服務了都不知道,實在說不過去;市府要自己做街友服務可以,但應有妥善規劃再接管,不是只轉介個案給蔣揚,如今蔣揚不做了,市府有必要儘速提出一套辦法,不能讓街友問題變成社會問題。


  蔣揚不做了 市府宜正視
  100.01.27中華日報 記者黃微芬特稿
  蔣揚慈善基金會街友服務即將喊停,在迄今外界不清楚市府對街友有何妥善照顧方案的前提下,街友問題到底會不會衍生更多的社會問題,確實值得觀察。
  誠如基金會資深志工蔣老師所言,「街友服務不是只給三餐而已」,如何幫街友重拾對生活的熱誠,進而願意重返社會,才是更重要的目標所在;蔣揚以宗教的力量做了十二年,當中所付出的心血,外界看得見,如今不願再苦撐,背後所曝露的問題,政府必須正視。
  街友的形成有其複雜的原因,但不論每個人背後的原因為何,既然街友的存在是社會難以避免的現象,政府就有責任重視、解決,不能放任不管;蔣揚從事街友服務十二年,因為有許多熱心志工的加入,把街友當家人,即使半夜送醫、認屍,甚至代替家屬當孝子送終、為街友整理遺容…,志工都無怨無悔,才能累積出街友對他們的信任,如今蔣揚不做了,如何重新搭起這份認同,將是市府首要面臨的挑戰。
  其次資源的分配,長期以來蔣揚除了獲得內政部每年較大筆的補助外,市府對補助相對薄弱,洋洋灑灑的街友服務成果卻是移接自蔣揚,難怪蔣揚人心不服,對市府的表現感到失望。
  蔣揚不做了,市府如何善後,自然不能再以「沒有預算」當藉口,因為,一如檢察長周章欽所擔心的,如果今天不正視街友服務,明天就可能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果真如此,無異是讓過去十二年的累積的成果倒退嚕,不是大台南之福。
 
2011/01/26 20:46

http://www.cdns.com.tw/20110127/news/nxyzh/600000002011012620465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