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免費街友旅館  全國唯一免費街友旅館
發布日期:2010/10/13  
 
全國唯一免費街友旅館

  蔣揚慈善基金會附設街友旅館,十餘年來每日為無家可歸的街友發送愛心餐飲,並提供沐浴洗衣休憩之所,亦兼安置年老傷病街友等不遺餘力,近日善行獲中國時報與電視新聞等媒體深入報導,甚至發掘其中不乏昔日貴為企業副總級的街友令人不勝唏噓,卻也感念蔣揚慈善基金會的可佩善舉!蔣揚慈善基金會多年來持續主動向台南地區街友伸出援手,除了生活與健康的照護,更安排心靈輔導、就業輔導與相關社會福利申請等,幫助街友們逐漸回歸身心健康的常軌,創辦人  噶瑪天津仁波切指出,「人人都有健康存活的權利,願能尋聲救苦,從垃圾堆中創造無限可能,共譜生命無價樂章。」蔣揚以同理心將受難街友視如「親友之難」,竭力保護、照料、扶持成效卓著,媒體援引真實故事改編的熱門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報導台南蔣揚附設街友旅館更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也期待喚起更多有心人士與相關機構,更重視並一同參與為需要幫助的急難街友及時解決困境。

…………………………………………………………………………………………..

台南街友旅館 失意街友溫暖的家
2010/10/10  (公視晚間新聞)

 

…………………………………………………………………………………………..

街友旅館 提供街友棲身之處
2010/10/10  (民視新聞林俊明台南市報導)

  不忍心街友餐風露宿,台南市有社團租巷內空屋,成立「街友旅館」,免費提供吃住,目前進駐20幾位街友,暫時棲身的三教九流,有曾經是命理老師的,大家對他最好奇的就是,算過自己會淪落街頭嗎?
  這裡就是台南市遊民溫暖的窩,簡簡單單,卻是他們的天堂,神明廳前面,就有3個床位,飲水機,電風扇,該有的都有,還有勵志的標語。
  有遮風蔽雨的地方,要比在公園或地下道餐風露宿好,接受服務的街友,三教九流,還有曾經是命理老師的,滿足大家的好奇,這位命理師有他的一套解釋。
  這裡服務過的很多街友,建檔的有一千多人,平均每個月服務60到90人次,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家,還是希望他們找回真正的家,或是回歸社會,自己靠自己。

…………………………………………………………………………………………..
當幸福來敲門台灣版 街友旅館溫暖漂流心
2010-10-10 中國時報 【黃文博/台南報導】  


▲這就是全國唯一的台南市免費街友旅館。(黃文博攝)
▲這就是全國唯一的台南市免費街友旅館。(黃文博攝)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街友到教會排隊等待收容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台南市也有這樣的免費「街友旅館」,已收容上百位南來北往的街友,三教九流各種人物都有,包括最近來了一位落魄的副總經理,大夥都有不堪回首的人生經歷,也期待有一天幸福能再度來敲門。
     十多年前,藏傳佛教噶瑪噶居仁波切出關時,突然覺得很餓,他將心比心,聯想到淪落街頭的街友們,經常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於是下定決心要幫助街友們,在台南市中山公園附近租了房子,並成立「蔣揚慈善基金會」專門照顧街友。
      這些年來,蔣揚基金會幾乎訪遍台南市各公園、街頭的街友,並在公園北路成立街友服務處,建立了一千多名街友的資料,平均每月服務六十到九十名街友,提供沐浴場所和三餐,每月都會有卅名左右的新臉孔出現。
     前年底,基金會在公園南路巷內,租了一處可收容廿六人左右的舊式三合院平房,讓一些行動不方便和生病的街友有個避風港。現在街友只要流浪到台南市火車站,自然就知道有免費的街友旅館,雖然這裡睡的是通舖或簡單的單人床,但可以沐浴,夏天有電扇吹,比睡公園強得多。
     兩個月前,街友旅館入住一位今年四月時還是大陸某台商鞋廠副總經理的男子。六十三歲的他來尋求幫助時,一時還不能適應自己淪落成街友的處境,情緒上出現激烈反應,且有高血壓病史。志工「蔣老師」安排他住進街友旅館之後,他就跟《當幸福來敲門》的電影主角一樣,每天外出找工作,想要東山再起。
     蔣老師深入了解才知道,這位在製鞋業風光幾十年的副總經理,沒料到會在今年四月間,被他的合夥人兼好朋友惡性倒閉,一無所有地回到台灣,離婚的妻女都不理他,一夕之間從天堂跌落地獄。他大病一場之後淪落街頭,住進街友旅館尋求機會,上周竟病死醫院,遭遇令人不勝唏噓。
     蔣老師說,街友旅館成立以來,經常有各式各樣的街友入住,有十年前是大老闆、還會講日語的;最年輕的街友,有未滿廿歲的,他們大多是和父母吵架蹺家的居多。碰上少年街友,蔣老師在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後,都會盡速勸其回家;還有工作能力的人,則會盡速輔導他們自食其力。長期住街友旅館的,以年邁或生病街友為主。
…………………………………………………………………………………………..
大門進進出出 辛酸一幕一幕 有人重新站起 有人等不及幸福
2010-10-10 中國時報 【黃文博/台南報導】
好萊塢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是根據美國百萬富豪克里斯.賈納白手起家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劇中教會的流民收容所,成就了這位富豪,劇情賺人熱淚;台南的「街友旅館」也有不少人走了出去,重新站起,挽回親情,等到幸福的敲門聲。
     與一千多位街友有過深談的蔣揚基金會蔣老師們都深信,每一個街友會淪落街頭,都有他們的辛酸;像上周才病逝的六十三歲副總經理,一輩子都在為事業打拚,事業垮了,妻女也不理他,因而在非常絕望的情形下,入住街友旅館。他每天一大早就外出找工作,夜晚才回家,但幸福還來不及向他敲門時,就離開人世了,他的一生,令人心酸。
     卅四歲的洪先生因突然失業,和父親、姊姊吵架,離家淪落街頭,今年六月卅日才到街友旅館求助。經過一段時間的心情沉澱後,八月間,他已經找到一個工廠作業員的工作,從第一個月領到薪水以來,已經先後捐了五千元給街友旅館,他說等自己存夠錢了,會試著回家與父親、姊姊溝通。蔣老師們都深信,他很快就會等到幸福的敲門聲。
     有一位去年從台北流浪到台南,還在街頭被殺成重傷的鄒先生,入住街友旅館一年多,剛開始還會酗酒,養成每天洗澡、換洗衣服的習慣後,上個月突然想通了,還找到一份在環保公司當司機的工作,現在變成一個滴酒不沾的人,蔣老師們都預期,他很快就會搬出去了。
     事實上,蔣揚基金會並不寄望入住的每位街友都能及早離去,像七十三歲的吳老先生,民國六十幾年,曾經在台北開過電子工廠,會說很流利的日語,子女都住在東京、上海、高雄,但他就是喜歡住在破舊的街友旅館,與一堆老朋友相處,蔣老師也拿他沒有辦法。
………………………………………………………………………………………….
拒無用 當志工 找回尊嚴
2010-10-10 中國時報【黃文博/台南報導】
在蔣揚慈善基金會志工的照顧下,台南市多數街友已逐漸找回自我、尊嚴。每天早上吃飯前,他們會組隊到自己經常出入的社區去打掃,有時還參與淨灘等公益活動。

     蔣揚慈善基金會的志工,每一個都叫「蔣老師」,十幾年來,他們為了照顧在台南市流浪的街友,幾乎訪遍公共場所和公園,長期與街友接觸,建立一千多個街友的資料,蔣老師也成為街友最信賴的人。
     蔣老師說,去年開始,他們嘗試去鼓勵街友,「你們如果不想永遠都被罵是社會上無用之人,至少得做一些事,例如每天吃飯前先把社區打掃一下。」果然,他們每天早上都組隊到中山公園、公園南路、北路一帶打掃。
     每天到街友服務處洗澡、吃飯的街友,逐漸養成打掃社區習慣後,變得不會在社區內到處大小便。今年,蔣老師還兩次租遊覽車帶上百位街友到野鳥保護區、海灘當一日志工。蔣老師發現,街友慢慢從參與公益活動中、在外界稱讚聲中,逐漸找回尊嚴,對未來也有較積極、正面的想法。

…………………………………………………………………………………………..
千萬琴師淪街友 期許東山再起
華視 2010-10-13 14:50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呢,劇中男主角因為失業還淪為街友,但是他不放棄希望,努力找工作機會,最後成為年薪百萬的理財師,在台南市有位蘇先生,曾經也是年薪千萬的琴師,但因為揮霍過度成為街友,不過他天天四處找工作,希望有一天能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