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鹿野苑
蔣揚慈善基金會附設鹿野苑關懷之家,九十七年二月十六日興工,承蒙內政部兒童局暨社會賢達、金剛昆仲熱心護持,九十九年六月三十日第一期工程完竣,計有:辦公大樓、苑生宿舍十五間,共計四十二床。再續工程於民國一0二年佛誕日圓滿,感念廖黃香居士女慈悲護持,題名「黃香勵志館」;陳玉蓮居士女無私奉獻,特以其雙手雕塑永恆,如母般呵護這群少年。再續工程主要有心理諮商室、佛堂、圖書館、天主教聖堂、專業烘焙教室、電影院、電腦教室、餐廳、廚房、社工教師宿舍、寵物治療區等。more»

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的聖地。 民國七十六年,吾於開山艱困中,成立蔣揚慈善基金會。八十七年起受台南縣政府委託,在噶瑪噶居寺院內興辦「鹿野苑關懷之家」,安置保護迷途少年與家暴兒少與婦女。因增收法院非行少年故,原址不敷使用,而遷建玉井劉陳。為了孩子而建的家,刻意營造家庭與自由的重要。民國九十七年二月十六日興工,九十九年六月卅日完竣第一期工程。 more»

左鎮鄉噶居寺住持洛本天津仁波切及創設蔣揚慈善基金會,以疼惜迷途羔羊的愛心,重建「非行少女」受創生命的信心與希望,完成鹿野苑玉井分院首期工程,讓苑生有個固定的家,她們並以素描圖畫,來表達對導師的感恩。 more»

蔣揚鹿野苑關懷之家玉井分院首期工程落成,二十三日由基金會創辦人噶瑪天津仁波切、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縣長蘇煥智及中華日報董事長詹天性等人剪綵,提供迷途少年暫時棲身之所,以「終止非行、終於飛行」,仁波切更盼院生破繭化蝶,飛向新人生。 more»

鹿野苑關懷之家是在民國87年受台南縣政府委託,由本基金會創辦人,也就是台灣噶瑪噶居寺開山上師‧尊貴的洛本天津仁波切所創立。專門安置及保護迷途少年、家暴兒少與婦女,原本安置床位因為增收法院非行少年而逐漸不敷使用。經過百般尋覓,經由內政部兒童局、台南縣政府,以及各方善心人士的協助,蔣揚慈善基金會終於在玉井的青山綠水中尋得新家的落腳處,給孩子們一個更美好成長環境的心願,終於踏出了蛻變的一大步。 more»

鹿野苑不是蓋一棟建築物;而是用心疼惜迷惘的至愛,重建受創生命的信心與希望。 鹿野苑的新家,自九十七年二月十六日興工,承蒙內兒局的補助、縣府的護持、以及本會熱心人士的大力贊助之下,第一期工程完竣,今天落成剪綵。嘉賓們,謝謝您! more»

蔣揚慈善基金會辦理「籌募蔣揚慈善人文會館—鹿野苑關懷之家」勸募活動所得及收支報告 more»

鹿野苑關懷之家即將邁入第一個十年。多年來,500多個漂泊的心靈曾在此停駐、療傷、滋養,終至展翅飛翔。鹿野苑的孩子,有的成為專業寵物美容師,將在鹿野苑得到的關懷與愛,傳遞給可愛的小動物。也有任職於科學園區,因為鹿野苑的扶持與陪伴,努力成為社會的棟梁。社會結構變動快速,青少年犯罪問題越來越嚴重。來苑參觀的法官、觀護人與各界人士,每每發出請求,希望鹿野苑能增加安置人數。因為鹿野苑的專業與關懷,讓孩子們回歸社會後的行為與價值觀有明顯的改變。然而原有的空間是借用的,有限的空間早已不敷使用。因此,「構建蔣揚人文會館—鹿野苑關懷之家」的計畫於是展開。 more»

誤打誤撞,在基金會成立二十年,附設鹿野苑關懷之家成軍十週年的今天,邀請您參加鹿野苑興建動土慶典,有一句話想對您說:「執子之手,誰無父母」,以如是心境……留下您的資糧,成就青春,便是人生滿足的驕傲。 more»

由於經費的關係,我們把工程分為兩期,總坪數大約九百坪。第一期以苑生宿舍、辦公室、心理諮商室為主。入口區是行政辦公室、心理諮商室、輔導等為主,中間提供了大片的草坪,周圍有教室、圖書館、餐廳圍繞,孩子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的活動。有很多小空間讓孩子消耗體能、攀爬,也有收養流浪動物的空間,以及苗圃、植栽等等。這些提供學員多元化的活動。 mor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