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喝一杯好茶,拉近彼此的距離 | 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於九六年開春特別為蔣揚基金會鹿野苑的孩子安排了一系列的茶道課程及形染、茶染等茶文化之研習;起初心裏著實緊張不安,深怕自己無法應付。甚至在第一節課中,我的手因為緊張而顫抖著,這時孩子們主動關心地問:「老師,妳很緊張嗎?妳是不是不常教學生,沒關係,妳可以深呼吸……」。又體貼的陪著我做深呼吸的動作,甚至開始搞笑耍寶地舒緩氣氛,還有孩子自告奮勇地說要泡茶給老師喝,於是大家在一片嬉鬧聲中逐漸卸下了心防。
 |
劉老師用鑑定杯先沖泡了十種風味不同的茶湯,讓大家 一邊品嘗各式茶湯,一邊認識各種茶葉的分類。 | 因為擔心孩子們會覺得「茶道」太艱澀難懂,所以劉老師要孩子們圍成一桌一桌的以輕鬆泡茶的自然方式來上課,並且用鑑定杯先沖泡了十種風味不同的茶湯,讓大家一邊品嘗各式茶湯,一邊認識各種茶葉的分類。這時孩子們發現原來茶不是只有綠茶、紅茶和烏龍茶而已,每一種茶都有自己獨特的製作方法和特性,正如每位孩子一樣,每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
第一天早上就在陣陣茶香中快樂地度過,下午則以手語教學做開場白,首先是黃純玉老師生動活潑的手語教學,趕走了大家昏沈沈的瞌睡蟲;在舒活筋骨之後,緊接著劉豐來老師用造型多變的十二生肖圖版,讓孩子們動手做形板布染,在茶染過後的小杯墊上,以多彩的顏料與圖版繪出生動活潑的圖案。「我有紅色的猴子~」、「我的雞是彩色的」、「哇,妳的圖畫好特別喔」、「你看!我的老虎~哇~吼~」。
 |
學員們聚精會神的製作茶染杯墊 |
 |
茶染杯墊成品 |
下午四時,收拾好形染的用具與大家美麗的作品後,大家將教室的桌椅挪開,空出一方空地圍成一圈學習「無我茶會」;雖然無我茶會是一種較簡便的泡茶方式,但是有別於早上的泡茶方式;「無我茶會」可是要每位孩子都一起參與泡茶、奉茶與喝茶的茶會形式。因為是採跪坐方式進行,不習慣跪坐泡茶的大家,雖然很認真地參與,但是也有幾個孩子忍不住地抱怨起腳痛、不舒服,更像條毛毛蟲一般不安份地在跪墊上扭動身軀,真令人不由得擔心晚上要在文殊院前舉辦的無我茶會,如果孩子們也像這樣跪不住、杯子擺錯位置……那該如何是好?
 |
無我茶會演練 |

|
晚上在文殊院舉辦無我茶會,第一泡茶敬獻 上師與文殊 菩薩 |
晚上因氣流南下,突然起風變得好冷,每個孩子也在老師的帶領下,與參加的師兄帶著茶具到文殊院前集合;安安靜靜聽從老師的講解,很有秩序地抽籤,找到自己的座位,將茶具擺設妥當。泡茶時間一到,大家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專心地依照程序說明泡茶奉茶,大家以謙恭謹敬的心將沖泡好的第一杯茶,敬奉給 上師與 文殊菩薩案前;原本擔心孩子們會像上課那樣按捺不住隨意扭動,沒想到每位孩子都以跪坐的方式完整參與整場茶會。
孩子們持壺泡茶的姿勢雖不如專業的泡茶師優雅,但是他們認真專注的模樣,著實令人感動與汗顏;許多資歷深厚的老茶人,也許可以泡出標準美味的茶湯,卻往往忘了行茶時,那顆恭敬謙卑的心;但是這群孩子們卻做到了。當茶會結束時,幾位老師們都不禁要為這群孩子們鼓掌,他們真的表現的比我們預期的好上太多太多了。第一天的課程就在這場夜間「無我茶會」中劃下完美的句點。每位老師一直到回寮房就寢時,對這群孩子都還是忍不住的稱讚。
 |
平常頑皮的男學員,泡起茶來有模有樣,穩重了不少。 |
 |
專注誠懇地奉茶 |
第二天早上的課程是將前天所學“泡茶方法與對茶葉的認識”,實際運用在「四序茶會」;第一次進行「四序茶會」的孩子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藉著四道風味不同的茶湯與群體參與的茶會方式來展現時序遞嬗輪轉,與大自然的圓融律動。
 |
準備四序茶會司花及花香案的主花 |
 |
行司禮 |
 |
四序茶會的奉茶 |
 |
從泡茶的過程學習美麗的儀態 |
下午劉豐來老師教大家用熬煮過的茶湯將紮綁過的絲巾染化出各式美麗的花紋;只見大家各自發揮創意,仔細地用橡皮筋以及小石頭將絲巾捆綁起來,甚至也可用紮瓣子的方式紮起絲巾來;之後泡水擰乾再丟進熬煮的茶湯中。每個人都熱切地期待著成品,在等待成品浸染的時間裡,老師們帶領著大家活動筋骨,這時孩子們的表演欲也被挑起了,紛紛上台展現自己的才藝;我們這才發現原來這群孩子們可是多才多藝哪,唱歌、跳舞、表演另類變臉…,樣樣精彩。要不是大家的絲巾浸染時間已到,大家還真捨不得結束表演。
 |
製作茶染絲巾 |
 |
劉豐來老師教導學員茶染絲巾的製作 |
 |
等候茶染的時間,鹿野苑的學員們開心地表演了起來 |
 |
老師與學員們擁抱互道珍重 |
 |
香光院前展示成品、合影留念 | 終於等到成果揭曉的時刻,將染好的絲巾,拔下捆綁的橡皮筋展開那一剎那,讚嘆聲此起彼落地響起,「哇~好漂亮喔」「哇~有個愛心的圖案耶~」,「耶,好美麗哦~~」大家開心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看到孩子臉上的笑容,大家的心裏也漾滿了暖意和快樂。兩天的課程,就在大家相互擁抱與合影留念中劃下完美的句點,我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歸途。
這次的茶文化研習感謝許多志工的協助,大家不計辛苦與報酬地陪著我們南下為這群孩子們上課;因為這群老師們的熱忱與愛心讓原本較艱澀沉悶的茶道課程變得生動、活潑有趣。誠如 上師仁波切所開示:我們不期待孩子們能變成專業的茶師,但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能給這群折翼的天使們感受到多一些的關懷與愛心...。希望老師們的心意,孩子們能感受得到,有一天當他們舉杯喝茶時,能想起這兩天的種種,心底能流過一絲暖意;當他們沮喪失意時,能不放棄自己,更能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關心著他們。
以前曾有位社工督導告誡過我,在從事助人的工作時,要切記千萬不能有「道德的傲慢」,不要因為自己是有能力去給予的一方,就自覺驕慢與優越,甚至專擅地為受助者做決定...;因為助人本是應該。
 |
仁波切向天仁茶藝基金會老師們表達感謝 |
 |
上師加持本文作者林雨青老師 |
看著這群折翼的天使們,我們才明白到自己的幸福,也期許自己該更謙卑地為這個社會盡一己之力。這幾天的相處中,孩子們、寺裏的常住師、老師與志工們一直跟我們道謝;其實孩子們給予我們的更多,他們的純真善良與毫不掩飾的熱情,讓我們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原來可以如此靠近;一句讚美與肯定就可以讓他們開心許久,甚至更加努力,當他們展示自己所作的茶染作品時,臉上的笑容與神采,讓我們感受到原來快樂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感謝 上師仁波切,感謝蔣揚的老師與志工,更感謝這群可愛善良的天使們,謝謝你們豐富了我們的心靈與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