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青春有悔 ─ 記瑞平中學參訪鹿野苑 |
![]() |
編輯室 |
心中不要存有怨恨,怨恨沒有辦法讓你快樂,只會讓你更痛苦。 「鹿野苑關懷之家」的學員,於離苑後被安排在高雄瑞平中學就讀。重回學習正軌,展開新生。珍藏在心中,深刻感念的,是陪伴她們走出「青春有悔」的鹿野苑──大家長 洛本天津仁波切和不離不棄的老師們──這樣的人、這樣的地方。 這一份憶念,成就一段契緣:七月11日參訪鹿野苑。 仁波切開示摘記 幼年時家境困苦,在母親的安排下,遠道至台北布庄打工,常在挨罵、犯錯的過程中學習。在那個階段,學到了人生的第一課:「吃苦不吃虧,吃虧不見得佔便宜。」 隨著年紀增長,退役後的少年郎,對於未來的衝勁並未因當時環境上的種種困境與磨難而退逝。說是叛逆嗎?是賭氣嗎?在當時,的確是吧! 獨自努力打拼的結果,幸運地,如所預期地更增添年少的意氣風發。但這快樂,如煙花般的短暫且不真實。常常,這一層疑惑激起想尋求生命答案的原動力;光憑這點是不夠的,在達到之前,仍需要一個橋樑來轉化內心那股叛逆及心思上的種種不解。 「親情」,不需要經過言語的溝通,那是心與心的相應;要能夠相應,其間需要一座橋樑。而在座的老師正幫著各位築起這座橋樑。你們大可以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來告訴自己、催眠自己:我所犯下的錯是如何、如何而犯。但最終,有用嗎?你們都比平常未犯錯的學生聰明,因為只有聰明的小孩才會去做傻事;傻傻的小孩會去做聰明的事啊!雖然你們現在需要被愛、被呵護,但卻也一直不懂得珍惜及如何用正確的方法來得到,甚至去傷害自己的身體;那在心底深處,想的是一種報復。 佛陀告訴我們:人的大腦不斷地在創造快樂、痛苦與選擇,所以,一切的對與錯,也是自身的大腦釋出訊息,告訴自己這是對、那是錯的。人有別於動物,最珍貴的是──你知道錯了──當執迷不悟做了之後,你們的內心一定會後悔,即使有人說「我決不後悔」,那才真是後悔了。同一件事,大腦能創造出痛苦的事,也能創造出令你快樂的事;一旦執取「大腦所釋放出的訊息是真實的」,就會不斷去做錯誤的事情。 重複犯錯的同時,也是在承受痛苦的折磨。每個人每天、每秒、每個階段都在做選擇,縱使選擇錯了,只是再多繞點路回歸正軌。過程是種重要的學習,往往最後結局不單是個絕對值。最怕就是:執迷不悔。因為,慾望享受的盡頭,就是償還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