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永妹妹的懷念
發布日期:2006/4/23  
 
森永妹妹的懷念
森永妹妹

今年年初,森永妹妹蒙 仁波切慈允,從中途學
校返回鹿野苑過年,把握植福田的機會,快樂
當志工。
  在鹿野苑期間,我發覺自己成長很多,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多月的時間,學習到的卻很多。仁波切曾經說過:「每一樣東西,得不得的到,都要看你自己。」可說是一語中的吧!

  在鹿野苑時,原本我非常討厭掃外庭,要曬太陽,又沒掃過那麼大的區域,根本就懶得去掃,可是久而久之,發覺掃地是一種靜下心的方法,也是一種快樂。當我找到那份快樂時,我就不討厭掃地了,反而慢慢越來越喜歡掃地,尤其我更喜歡踏在草皮上的那種感覺,呼吸早晨的新鮮空氣。或許遠離一下紅塵,享受片刻的寧靜,真的很幸福。

  鹿野苑的伙食更是一級棒的,仁波切請大廚為我們準備最好的食物。由於我們還在成長,仁波切並沒有要求我們配合常住師父的食物,而是為我們準備特餐。不論早、中、晚餐,菜色都很豐盛,蔬菜、水果、魚、肉樣樣有,加上大廚煮的菜實在是太太太好吃了,忍不住都會盛好多。常常聽到遊客一邊用餐,一邊說:「來這裡不知不覺胃口都變好,連盛了好幾次。」

  我對佛教原本完全不了解,不信仰宗教,更別說是看書了。住在鹿野苑之後,我對佛法產生大大的興趣,很想了解噶居寺的由來和歷史,也去圖書館借了好多本關於佛教的書。看書可以讓我找到片刻的寧靜,而且從佛書中得到的領悟讓我改變很多,所以,噶居寺讓我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是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氣質的地方。

  今年過年放假時,我回到鹿野苑探望老師們,還住在噶居寺,做了生平第一次志工,哪個地方需要人手,我就去幫忙。付出的感覺真的好舒服,而且能夠把知道的事說給訪客聽,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回噶居寺當志工,真是得到很多,成長很多。當陌生的訪客問我:「你是老師嗎?看起來像是在當老師的樣子。」這句話讓我非常驚訝,也帶給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勵。別人的一句話,說出了我的轉變,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真的不一樣了。

  休假結束後,我回到○○機構,收起悲哀的心情,告訴自己要比以前更勇敢、堅強,不要太執著別人的奚落。相信自己,肯定自我,就是我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也是度過這段時期的最好方式。加油,再加油!

  在鹿野苑是幸福的,因為老師是用關懷的方式教導學員,深入了解每個學員的想法,而不是做錯事就責備。我現在待在○○中途機構,管理方式跟鹿野苑很不一樣,一方面我要把壞習慣改掉,一方面努力學美髮,準備考丙級執照,另外還學烘培、無蝦米打字和美容。學習這些課程可以考證照,有一技之長,所以就算再怎麼吃苦,我都要專心學習。

  在鹿野苑的日子有快樂、有悲傷,如今回憶起來,滋味還真不錯,因為在那邊的時光,該學的我都有學到,也發覺自己的成長。想對鹿野苑的老師們說聲「謝謝」,因為您們的關心、愛護,讓我沒有放棄自己,反而更堅強,更肯定自己。老師,您們真的比我的家人還要親切,還要關心我,老實說,在您們身上,我找到家庭溫暖的感覺。

  看到好多大人們的例子,青春時期像我們這樣無知,以為擁有了一些甜頭,就是擁有全世界,在青春叛逆期曠課、休學、打架鬧事,導致學業中斷,沒有一技之長,永遠只有打工的份。可是時光易逝,人總是會變老,到中年期被列為失業人口的一員,真的很辛酸!這也是惕勵我的案例之一,我不想要淪為那樣的人,那種人生太慘了!

  我的想法是,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裡,在當下的時刻專注眼前所發生的事,珍惜在此情境下所發生的每件事,因為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品嚐。雖然我覺得我現在非常痛苦,那是因為我不自由,受拘束,可是我還是要告訴我自己,要快樂,要享受現在,要活在當下。

  希望鹿野苑的老師們每次看到我,都能感受到我的成長。您們的一句肯定,就是我的成功基石,也是我努力下去的勇氣。老師,我一定還再會回來鹿野苑拜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