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V.S.「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從生活中學起
發布日期:2008/4/12  
 
「想要」V.S.「需要」
—正確的價值觀,從生活中學起
文/吳孟燕(鹿野苑輔導老師)

外出購物是苑生最期待的時間
外出購物是苑生最期待的時間 
  3月份,在縣長夫人郭椿華老師的安排下,鹿野苑在國際蘭展中有個義賣櫃位,為鹿野苑興建工程勸募。苑生們採自由報名參加的方式,輪流排班在現場做解說及服務,成為蔣揚「慈悲」與「智慧」的天使。其中有四位苑生表現優秀,獲得創辦人  滇真導師的特別獎項。除敘獎在鹿野苑家庭會議中公開表揚,接受大家的掌聲外,也獲得一次外出購物、用餐的獎勵。

  外出購物、用餐對在鹿野苑安置保護的孩子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和期待。4月4日清明節的傍晚,這四人帶著所有苑生羨慕的眼光,跟著老師,開心的展開難得的外出時光。

黑黑想做個美髮師,先找同學練習。
黑黑想做個美髮師,先找同學練習。 

  今天預定帶她們去逛夜市,時間還早,就先去屈臣氏。進了門,孩子們用力的呼吸了幾口氣,因為已經數不清有多久沒來逛了。看著她們興奮的東看看、西摸摸的樣子,像極了劉姥姥逛大觀園呢!

  帶孩子出門總會遇到孩子吵著要買東西的情形吧!但這是種學習,讓孩子學會面對自己的慾望,也學會自己理財,更是在考驗老師平時的教導到底有沒有用。我們讓孩子帶著自己的零用金200元,買自己的物品。剛開始,她們看到東西就會想要買,接著就會仔細想想錢夠不夠用?這東西真的有需要買嗎?在課堂上教她們「想要」和「需要」的理論,這時,她們就會拿出來實際運用,還會互相分析一下。然後,就見她們拿起架上的試用品擦擦抹抹,露出很滿足的笑容後,什麼也沒買的離開了。問她們怎麼不買?她們說:「這些東西平常又用不到,在這裡過癮一下就好了啊!」。

  第二站,帶她們來到書局,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道理可要從小培養喔!我們這群寶貝,對架上一排又一排的書,幾乎視而不見,直接到了文具禮品區,看看小卡片、新式的筆、小吊飾、信紙……這些年輕人的玩意兒。雖然花的是自己的零用錢,買的也是20元、30元的小東西,但是她們還是會先問老師的意見,我也會聽聽她們想買的理由,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親子互動吧?學習彼此的尊重,也是鹿野苑內很重要的一門功課。

  終於來到了大東夜市,看著一攤又一攤,販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的攤位,孩子的心早就飛到九宵雲外了。孩子們真的很貼心,知道老師走路不方便,她們一定走在我的前後左右,一來保護我的安全,二來不讓我擔心。這樣大家都能玩得很盡興!晚餐時間,我們決定吃牛排,一客一百塊錢的牛排,對她們而言,是久違了的奢侈享受。看她們津津有味的神情,吃在嘴裡的滋味,一定勝過上千元的台塑牛排吧!

獎勵四位在蘭展義賣表現優良的苑生。 真是絕佳好滋味。
獎勵四位在蘭展義賣表現優良的苑生。         真是絕佳好滋味。    

師生來場PK投籃賽。 
師生來場PK投籃賽。 
  用完餐後,大家決定來場籃球機比賽。在腳還沒受傷前,我也是投籃健將,一時技癢,和孩子們PK了二局六場球,差點忘了自己是拿拐杖的人呢!

  逛了大半圈,孩子們也在度量預算後,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在回苑的路上分享彼此的戰利品。聽著她們愉快的笑聲,看著她們閃著鑽石般的眼神,其實,她們手上拿的不過是200元的東西,但心中溢滿的喜悅,卻是我不會計算的數字。問她們有什麼心得?四個人嘰嘰喳喳的討論了一下,說要用唱的。她們唱了一首「知足」當做是今天美好的結束。

逛夜市是這次最大的獎勵。 款式多到眼花撩亂了。
逛夜市是這次最大的獎勵。                                                      款式多到眼花撩亂了。                          

老師幫沒出門的苑生買些小禮物回去。 
老師幫沒出門的苑生買些小禮物回去。 
   這些孩子,都有不堪回首的成長背景,也都有令人鼻酸的故事。就如孩子們自己所說的,她們是最幸運、也是最幸福的人,能在  仁波切、諸佛菩薩的庇護下,一點一滴地重新建立價值觀與自信心,不再是個被冠上非行少年的中輟生!

  基於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願心,創辦人正在籌募興建鹿野苑關懷之家,以期提供更多床位,讓迷途的青少年們有個溫暖如家的安置處,找回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道路。請您踴躍贊助鹿野苑關懷之家的興建工程,加入這項關懷青少年的慈悲事業。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