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青少年志工服務學習營


活動日期:114/8/10(日)~8/11(一)
主辦單位:蔣揚慈善基金會
青少年志工服務學習營首日於溫馨氛圍中展開。
仁波切和藹笑顏中指引服務與成長的方向,學員專注聆聽開示,感受慈悲與智慧融合的志工精神。

  在一段簡短的破冰互動後,學員們迅速熟絡起來,而真正讓大家心靈靠近的,是接續而來的精神加持。仁波切為學員們開示:「志工與義工本質並無差別,唯一的不同在於志工需年滿十八歲並接受專業培訓,而義工則不受年齡限制,也無需特定培訓。只要心中有一念『我願意』就能真心為他人奉獻。」仁波切同時勉勵大家,在服務過程中要懷抱慈悲與利他的心,以智慧行善,將助人視為自我成長與修行的重要途徑。

  仁波切指出,志工的價值不僅在於幫助他人,更在於培養善念、擴展生命視野;當以真心投入並善用智慧時,服務的意義便會超越工作的成果,成為滋養自心、利益眾生的生命實踐。

貞惠師兄帶領大家穿梭於古剎靜謐的殿宇間,做全寺導覽、生動講解佛堂文化及禮儀。
午後在左鎮露營樂,學員們透過團隊挑戰、野炊合作與同理心練習建立信任默契,最後在星光KTV中以歌聲與笑聲為一天劃下完美句點。

  午後移動至本次活動營地「左鎮露營樂1號店」展開營隊老師精心設計的團隊活動挑戰,透過多元的互動,巧妙促進學員間的信任與溝通能力。在合作與分享的過程中,學員們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傾聽彼此,並學會用同理心搭建理解的橋梁,有效提升溝通技巧,為未來的團隊合作奠定堅實根基。

  活動現場洋溢著熱情與活力,學員們全心投入同理心練習與換位思考,彼此的信任與默契隨之迅速升溫。老師運用心理學「冰山理論」引導學員們深入探究情緒表象下隱藏的感受與需求。每位學員輪流分享心中尚未解決的困擾,現場氣氛真摯感人。其他成員則嚴守不給建議、不作評論的原則,透過細膩而敏銳的提問,幫助分享者理清思緒,彼此間的支持與理解潤澤著每一顆心靈。

  當心靈的交流暫告一段落,「噶居KTV星光秀」歡樂登場,學員們盡情展現自我,歌聲與笑聲融合成一曲青春的樂章,為充實而深刻的一天畫下充滿活力與喜悅的完美句點。

一對一心靈交流,彼此傾聽,真誠分享成長心聲。

  營隊第二日上午,在規劃志工藍圖的活動中,老師特別安排了一場「一對一心靈交流」透過更換配對的方式,每位學員都有機會與不同夥伴面對面對話。

  兩人靜靜相坐,彼此傾聽心聲,細膩分享對兒童夏令營與青少年志工營的感受與收穫。那份真誠的交流,像是一面面心靈的鏡子,映照出專屬於他們這一代青少年的獨特成長步伐。

  雖然每個人的表達方式各異,有人言辭流暢,有人話語簡潔,但那顆在交流中悄然萌芽的學習與成長種子,正深深扎根於他們的內心深處,等待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學員們在交流中彼此靠近,笑聲與真心匯聚成溫暖畫面,映照出他們共同成長的足跡。
回到香光院將課程結束後,學員們有序整理和恢復場地,展現了負責與成熟的風采。
醫療包分階段有序製作,仔細核對內容物,並依遞送方式妥善裝袋或封箱。

  午後的陽光帶著盛夏特有的炙熱,也溫柔地映照著此行的初心。

  學員們齊聚鹿野苑,雙手細膩而專注地投入製作醫療包。每一份包裹的材料從整理、分類到細心擺放,學員們都謹慎對待,確保每樣物品都完整無缺,仿佛每一個動作都在傳遞他們的關懷與祝福。這份用心不僅是對工作的負責,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敬重和呵護。

學員們於鹿野苑用心製作醫療包,體會志工助人的深刻意義。

  經由雅芬師兄為學員講述醫療包的緣起,說明這份每月為脊椎損傷患者準備必需醫療用品的長期守護,就像涓涓細流,默默持續地流淌著愛的力量。聆聽中,學員們深刻體會到,這不只是一次簡單的製作活動,而是仁波切所教導身為志工真正的意義所在——用雙手去幫助他人,為他們帶來希望與溫暖。

第一期青少年志工服務學習營結業式

  醫療包製作完成後,蔣揚舒董事親自為每位學員頒發證書與小禮物,這不僅是鼓勵,更是對大家努力付出的肯定。仁波切特別準備了小驚喜手作冰棒,為炎炎夏日帶來一抹沁涼的甜蜜,笑聲與感謝在空氣中悄然流動。

  結業儀式結束後,大家並未停歇,回到寺院行政辦公室,真正投入學習營後的第一項志工工作協助包裝。雙手忙碌著,心卻滿溢著默契與喜悅,疲憊也隨之轉化為內心的豐盈與滿足。這一刻,學員們明白了志工不僅是付出時間與力量,更是在與他人連結中找到自我成長與生命的意義。

滿滿回憶與成長的笑容,學員們踏上歸途。

  營隊結束的那一刻,夕陽緩緩西下,映照著學員們依依不捨的身影。大家彼此道別時,眼中藏著的並非不捨,而是滿懷期待下一次的活動。笑聲中,他們約定明年夏天的兒童夏令營與青少年志工的美好時光將再度重聚。這份約定,如同夏日微風輕拂,帶來溫暖的盼望,也讓離別的淚光化作未來相聚的喜悅與動力。

--發布日期: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