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揚愛心之家 助街友打工自立
發布日期:2014/04/18

蔣揚愛心之家 助街友打工自立

 

蔣揚愛心之家 助街友打工自立

2014年04月10日 04:09 中國時報 黃文博/台南報導


蔣揚基金會照顧台南街友而設立據點,並提供眼鏡代工的工作機會。(黃文博攝)
長期關懷街友的蔣揚基金會最近在台南設點,點燃街燈,積極輔導街友從事眼鏡加工,外銷中南美洲,開工一周來,已有10名街友天天到據點工作,找回自信與生命的價值。

不忍街友餐風露宿,蔣揚基金會創辦人洛本天津仁波切今年初在台南市北門路2段成立街友愛心之家,設置30個床位安置街友,還提供餐食、醫療及沐浴服務,也幫街友找工作。


蔣揚基金會主任洪茂森表示,根據志工多年來與街友的相處經驗,決定以「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理念來經營台南據點,積極尋找愛心企業的幫忙,經過1、2個月的培訓,在正捷實業社的協助下,據點內購置2套加工設備,讓街友從事眼鏡加工。

他說,眼鏡加工才開工一星期,天天前往工作的街友已有10人,以件數計算工資,雖然街友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但每天還是可以賺200元左右,至少已經可以養活自己。

蔣揚基金會長期關心街友,3年前曾在台南市北區公園北路設置據點,但台南縣市合併後,台南市府社會局將此業務收回,蔣揚就不再過問;去年底寒流來襲,台南市政府擔心街友受凍,開放「東豐地下道」給街友棲身,引起正反兩極化評價。

蔣揚基金會認為台南市政府接手街友的業務後,並不是做得很好,決定另尋資源再設立街友台南據點,並在短短2個月內,就租透天厝。

幫街友媒介工作 蔣揚基金會做得好

2014年04月09日 13:07 中廣 劉怡伶

台南市政府去年正式開放「東豐地下道」提供街友棲身,引起正反兩極化評價,民間社團「蔣揚基金會」自行尋覓資源,在短短兩個月內為街友租賃一棟透天厝,不只包吃包住,還引進企業提供打工機會,讓住家成為工廠,目前已有多名街友入住,重新找回生命價值。


「真好呀,在這兒有住、有洗澡,天氣冷可以洗熱水,我叫我同學們來住,他們喜歡自由,不愛人管,所以都不來,但是這裡也沒有管得很嚴,只有叫我們早一點睡,不錯呀」

幾天以前還在街頭流浪,街友A先生說,他已離家十多年,從台北流浪回到故鄉,沒有結婚、沒有家累,就是愛自由,從來也沒想過「家」是什麼?自從蔣揚基金會志工訪查勸導後,他住進街友愛心之家,不只不必餐風露宿,還可以靠著自己的能力打工賺錢,重新找回自我價值。

蔣揚基金會「蔣老師」洪茂森說,目前進駐的街友共有6人,打工的有10人,由在地的「正捷實業」提供眼鏡加工,一天平均可以賺30到100多元,由於街友愛自由,很多都是來去自如,流動性很高,也有人是拿到工錢就「日光族」,不過至少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場所,可以獲得較好的照料。

台南市副議長郭信良協助基金會租屋,他透露房東知道是街友要住,一再抬高價錢,鄰居原本也有戒心,但是進駐兩個多月以來,街友們不吵不鬧,週邊環境未受影響,反而有很多人跑來與街友們共餐。他說重心長地說,市政府做了兩年做不到的事,民間團體兩個月就辦成了。

市議員陳怡珍、曾王雅雲、李文正也到場為街友們打氣,同時呼籲更多企業提供工作機會,為街友們點亮一盞燈。

蔣揚基金會租屋供街友吃住 還提供工作機會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長期關心街友的「蔣揚基金會」,最近為街友租了一棟透天厝,除了提供吃住,還提供打工機會。

市議會副議長郭信良及陳怡珍、李文正、曾王雅雲等議員9日,前往鼓勵街友時,都不禁感嘆:為何市府兩年做不到的事,民間團體兩個月就可辦成? 

副議長郭信良表示,「蔣揚基金會」租屋供街友吃住後,鄰居原本也有疑慮,但經過兩個多月,發現街友不吵不鬧,周邊環境也沒受到影響,反而有不少人願意與街友共餐。 郭信良認為給他們魚,不如給個釣竿讓他們釣魚,因而與陳怡珍、曾王雅雲、李文正等議員,共同呼籲更多企業能提供街友工作機會。

據蔣揚基金會「蔣老師」洪茂森指出,目前進駐的街友共有6人,打工的街友10人,打工機會由「正捷實業」提供眼鏡加工。